来源:学习力教育智库 文章作者:姜乃振
一个核心、两个阶段、三大法宝、四条贴士,教你如何帮助孩子拓展成长宽度。 姜乃振,原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,父亲姜拱绅是复旦附中的老校长,与段力佩、赵宪初等八人一起被授予名誉校长称号;儿子毕业于复旦大学,现于香港工作。 教育世家的成长环境、教育者的工作经历、睿智开明的育儿经验,让作者深信: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对宽度的追求更为重要。一个核心、两个阶段、三大法宝、四条贴士,教你如何帮助孩子拓展成长宽度。 一个核心观念:孩子成长中,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在初三和高三前,我不要求儿子太计较一分一厘的分数。在测试中,他做不到滴水不漏,我也不要求他滴水不漏。 但我关心一点:学懂了没有?在学懂的前提下,哪怕这里丢掉几分、那里丢掉几分,都问题不大。 我觉得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要做到滴水不漏,需要牺牲的东西太多了。 比如可能要牺牲掉很多课外阅读或者是文体活动的投入时间;牺牲掉对众多学习领域的热情;牺牲掉体质;甚至可能造成性格中的战战兢兢,不大气…… 我觉得和分数相比,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中,对宽度的追求太重要了。 有宽度才有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,而幸福感往往在丰富多彩中得以实现;有宽度才有将来专业方向的选择性;才有将来研究问题时的左右逢源、触类旁通,因而也才会有创新。 两个阶段:“先放开,再收拢” 当然,我从不说绝对不要分数,而说“不仅仅是分数”,不能只看到分数,也要看到分数以外的东西。 对于知识学习,我的总原则就是“先放开,再收拢”。在低、中年级不妨放开一点,让孩子能学得宽一点,活一点,学科上不求滴水不漏,也不求“先走一步”。 放开阶段 我儿子初中从预备年级到初二,全年级一百八十人,每次考试他一直是在年级60名左右。我觉得可以接受。我不盯他的成绩,我更多的是盯他有没有坚持课外阅读,有没有坚持体育锻炼。 我是很反对学奥数的,我儿子始终没有学过奥数,也没有进行过提前学习,就是跟着班级进度学。 对并非天才的孩子而言,提前学习和奥数都会有个问题,让孩子过于在狭窄的学科里面深挖洞,那就势必牺牲宽度。 我觉得孩子在成长阶段,宽度一定比深度重要,深度可以在以后选定专业方向后慢慢再挖,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牺牲宽度去深挖洞,是肯定不值得的。 收拢阶段 前期的“放开”就为让孩子获得实现宽度的机会,而到高年级就得“收拢”,就得严密整理考点。 到初三,我跟儿子说,你可以“收拢”了。 为了帮儿子“收拢”,我当时有个比较特殊的做法。那年复旦大学正好给我增配了一套小房子,距离我本来住的宿舍很近。每天晚上吃好晚饭,我就把他带到这个小房子去,我工作,他学习。 那里没有电视,没有电话,绝对安静。我很安静地工作,他很安静地读书,对每门学科认真复习整理。那一年,他的成绩突飞猛进,眼看着成绩往上跑,一个学期下来就到年级二十来名了。 在我看来,初中这点知识,只要孩子智商正常,都应该拿得下来。经过初三一年比较严密的知识点整理,儿子确实也基本上做到了滴水不漏。 高中我还是这样一个观点。高一高二我只关注:你在坚持课外阅读吗?坚持体育锻炼吗?班级中你和同学们关系处理得好吗?在这个前提下我也不大在乎他的名次。(其实他的名次我大致上是知道的,但是我不太计较。) 进入高三时,我和他认真谈了一次,把他面临的情况分析给他听。这时他已经长大了,不用我再带他到小房间去学习,自己就会踏踏实实地去学了,后来他成绩宽裕地考取了复旦大学。 培养成长宽度“三大法宝”:课外阅读+运动+实践 我反复强调孩子成长过程中宽度更重要,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度? 法宝1:课外阅读 我很重视儿子的课外阅读,他的阅读量很大:文学的,历史的,科技的……我都有意识地引导他读。
·上一篇文章:孩子社交弱,可能因为复制了你的语言
·下一篇文章:为了教育孩子的实验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 http://www.zxxcn.com/news/jzpd/1532816131719AF6H8IDDIH7DACH40.htm
【相关内容】
葛剑雄 |